一路走来专业股票配资资讯网,藏在你心底最痛的遗憾是什么?
近期,漓江文学奖得主刘楚昕的获奖感言让全网动容。
他3分钟的获奖感言,开始时诙谐浪漫,惹得全场哈哈大笑。
下一秒,他哽咽了,用手指用力地揉着流泪的眼睛。
片刻后,他用颤抖的声音讲述着他和女友的故事,戳到了所有人心底的柔软。
余华和在场众人,无不因之感动落泪。
原以为是一个苦尽甘来的美好爱情故事,结局却是这么遗憾……
坚持14年,挣脱泥潭获重生
34岁的刘楚昕是武汉大学哲学博士。
可博士头衔并不是他要追寻的目标,他梦想的种子早在13岁就种下了。
上初中时,老师常常表扬他作文写得好,有文采,便向他推荐各类文学作品,那些作品深深地吸引了刘楚昕,也催生了他的作家梦。
真正开始创作,是他20岁那年。
展开剩余91%父亲的突然离世,让他决定开始创作小说,用写作表达对父亲的怀念,安抚自己失去亲人的悲痛。
却不知,这落下的第一笔,不仅是他文学梦的开始,也是他始料未及漫长苦难的开始。
起初,他满怀热情,觉得儿时的文学梦很快触手可及。
他认真地写了一篇又一篇,每一次都信心满满地投稿,结果都石沉大海,甚至连编辑的只言片语都没收到 。
屡次被拒,让他愤愤不平,感觉自己“空怀满腹才情,却无人识荆”。
他沮丧过,迷茫过,但对文学的热爱没有减少过半分。
他告诉自己:被拒稿,说明你写得还不够好。
他开始倾注更多的时间写作,为此不惜常常熬夜。从开始一两点,后来到早上六七点钟,数不清自己熬了多少个黑夜。
人越是在寂寂无名时,越渴求身边人的理解。
在旁人眼里,他是“不务正业”,在家人眼里,他在“胡编乱造”,就连老师都委婉提醒,让他把精力放在学术研究上。
即便如此,他也从未想过放弃。
在他看来,如果放弃,自己辛苦熬出来的文字就变成了废纸,十几年的心血也会化为乌有,没有人会知道它们的存在,只有坚持写,才有意义。
刘楚昕犹如加缪笔下的西西弗斯,一次次被现实推下悬崖,又一次次用文字重建着属于自己的山峰。
后来,他把每次投稿都当成提高写作水平的契机,在年复一年地坚持下,终于收到编辑写的评语和修改意见。
他知道自己的写作进步了。
这次获奖的小说《泥潭》,他从2013年开始构思动笔,用了3年时间完成初稿后,又不断修改打磨,从50万字删减到13万字,直到2024年才完成终稿。
被拒14年,现在终于获奖。
余华为刘楚昕颁奖
余华评价他的获奖作品《泥潭》是“新生代作家对苦难最具穿透力的书写”。
如果说刘楚昕经历的这一切算苦难的话,那所有成名的作家,以及很多未成名的写作者,都经历过这些苦难。
这些苦难不足以沉淀出他今天的成就,他经历的苦难不只是孤夜苦熬的苦,也不是被拒稿无数次绝望的苦,真正的苦难,远比这些更为深刻。
他的苦难,不是一个人,是两个人。
正如白岩松评价他获奖:
一个人的路,走出了两个人的精彩。
的确如此,今天的奖只能领给刘楚昕一个人,但今天的荣耀,却是两个灵魂一起熬过来的。
越过山丘,却发现无人守候
那个和他共熬岁月的灵魂,是刘楚昕的初恋女友小皮。
他们相识于武汉大学的樱花树下,两人情投意合,从此,生命轨迹有了交集。
日子久了,那份无需言说的笃信,便深深印在了彼此的眼底。
他们经常手拉手,在校园里散步聊天,青春的悸动,两心相悦,仿佛那一刻便是一生的美好。
但往往聊着聊着,话题总会绕到写作上,每当这时刘楚昕会突然沉默不语,小皮便问他:“你是不是要回去写作了?”
他说:“是。”
小皮自然不高兴,但每次都会放他回去,每每这时,他就给女友“画饼”:“等我小说获奖了,给你买衣服买化妆品……”
小皮被他的“豪言壮语”逗笑,并说:“希望那一天早点到来。”
小皮无疑是他写作路上的指路明灯,面对一次次的退稿和别人的质疑,他万般沮丧,唯有女友一字一句地读着他的退稿,激动地说:“你真是个天才。”
这不动声色地支持,给了刘楚昕继续坚持写下去的动力。
刘楚昕和女友/图片来源于网络
然而,命运的安排总叫人猝不及防。
一年后,小皮因胃癌去世。
十多年的孤灯夜雨、无人问津,原以为已经够苦了,直到小皮离开,他才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绝望。
在对女友的思念和愧疚下,刘楚昕久久不能释怀。
也许她离开时就料到,她的离开会让他囚于痛苦,所以,她悄悄留下最后的礼物,一封离别的信。
图片来源于网络
信中这样写道:“如果我的离开给你带来痛苦,希望你在痛苦中创造出一部伟大的作品。”
她想用生命的最后爱意,托举起爱人的文学梦。
想起《山楂树之恋》中一句话:
我不能等你一年零一个月,我也不能等你25岁了,但是我会等你一辈子……
她不能再陪他,也不能等到他成名的那天,但她的爱从未缺席,那些来不及说出的爱意,都沉淀在刘楚昕敲出的每一个文字间。
女友的离世,让刘楚昕对人生、对死亡有了更深刻的领悟,几经删改,小说《泥潭》问世。
如今,修改后的《泥潭》获奖了,他站在高处,斯人却已逝。
图片来源于网络
他想起女友听的那首歌:
越过山丘,却发现无人等候。
当时不知曲中意,只觉得歌词莫名其妙。
女友对他说:
你想一想,有一天,你获奖了,但是,你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还有我,却都不在了……
他没有认真去揣摩女友的话,如今成为曲中人才明白:有些东西,一旦失去便是永远。
当他穿越层层生命褶皱抵达理想之地时才发现,真正珍贵的东西,早已散落于来时路。
人生苦短,事事遗憾事事也值
刘楚昕在获奖后的采访中说:
如果再给我一次选择的机会,我宁愿不获奖,宁愿不做一个作家,跟她平平淡淡地生活就可以了。
可惜人生没有如果,平常也总是无常。
生命很脆弱,有些人,不会一直在原地等我们,有些成功又来得太晚,晚到你想告诉的那个人已经不在了。
命运也从不给人们重来的机会,那些被我们习以为常的日常,往往在失去后才明白,那是最珍贵的礼物。
在刘楚昕获奖感言爆火后,网友都说余华老师被“刀”了,上一秒还龇牙大笑,下一秒就笑容凝固。
图片来源于网络
我想,那一瞬的共情,不仅仅是因刘楚昕的故事而感动,他一定也想到了许多人、许多事。
前段时间,北京地坛公园两棵国槐树上了热搜。
一棵树上写着“认养人:余华的朋友铁生”,另一棵树上写着“认养人:铁生的朋友余华”,认养期限是一年,已于4月30日到期。
网友纷纷喊话,让余华为认养的树续费。
当然,这两棵树不是余华和铁生认养的,是普通游客认养并取了这样的名字,但两棵树的热梗,又激起了网友对余华和铁生友谊的回忆。
他们的友情,犹如舒婷笔下的木棉和橡树:
根,紧握在地下,叶,相融在云里。
图片来源于网络
后来,史铁生因病去世,余华也总是念叨:“铁生,铁生已经不在了……”
并在多年后的新书签售会上,为《我与地坛》郑重地签上“铁生”的名字。
余华曾说:“现在获得再大的荣誉,也换不回和铁生喝一次茶的机会。”
无论是爱情、友情,还是生命本身,人们往往在失去后才真正意识到其宝贵。
而人能做的,就是对抗这种遗忘。
在这次漓江文学奖采访中,余华再谈铁生:“当下的社会环境,建议看看铁生的书。”
在电影《寻梦环游记》中有这样一句台词:
原来真正的永别,不是死亡,而是遗忘。
死亡不是人生的终点,遗忘才是,只要有人记得,那些离去的人就永远活着。
某种程度上说,铁生已经实现了永生。
刘楚昕手机里与小皮的合照
逝者已逝,活着的人,还要好好地走下去。
刘楚昕曾多次在接受采访时,向大家介绍自己的女友小皮:
我想让大家知道,这个世界上,她曾经来过,留下许多美好。
唉,人生这道题,怎么解才没有遗憾?
这烟火人间,事事遗憾,事事也值得。
如果命运最后留给你的礼物是泥潭,那么你只能挣扎着跳出泥潭,带着遗憾坚持走自己的路。
2020年专业股票配资资讯网,刘楚昕画给女友的礼物,他和小皮牵着手,一起走在路上
发布于:北京市股票配资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